塑料工業發展的新亮點
以樹脂等高分子化合物為基本成分, 加熱加壓而成的塑料, 由于具有質輕、絕緣、耐腐蝕、耐磨擦等特點, 20 世紀中葉, 產品一經面市曾被視為產品。隨著人們對高分子材料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的深入了解, 人們不再滿足自然界中的已有材料和傳統材料, 希望通過材料設計定做新材料。人工控制原子按照設計的空間點陣排列生產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 按生產要求設計較佳的制備和加工方法。塑料產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塑料工業已成為我國化學工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
時尚理念的塑料建材
我國的建材工業隨著基礎建設工程和房地產建設的興起而發展, 建筑塑料和工業及工程塑料制品只隨著市場的開發而壯大。在我國塑料產品被視為產品的時代已成歷史, 新型室內上水管、復合管與復合型材、各類保溫材料、防水材料、墻體裝飾材料等, 不僅應用于樓堂館所, 也被廣大百姓所接受。
建筑是凝固的文化, 古人追求豪華富麗, 如今講究環保實用。當人們解決了溫飽以后, 首先考慮的就是居住環境。近年來, 我國的塑料建材隨著裝修業的發展, 整體質量普遍提高, 不僅數量成倍增長, 在質量上也有了很大的改進。尤其是廚衛設備、純凈水桶等塑料建材的興起, 不僅在國內市場長盛不衰, 而且批量出口。據統計, 2002 年, 我國各類塑料建材的出口共5 億多元, 其中塑料管材、管件制品出口1 億元; 塑料地板磚、地板革等塊狀塑料出口1. 8 億元; 其他類塑料制品出口2. 6 億元。2003 年, 塑料材及配件產品出口13 億元, 同比增長42. 3%; 塊狀塑料鋪制品出口很過2 億元, 同比增長26. 2%; 其他類塑料制品出口3. 87 億元, 同比增長70%多。就塑料建材生產持續增長, 有關人士分析認為, 這與近年來全球強調推行環保和節能產品, 塑料建材不僅節能并可回收及再利用有很大關系。
目前, 國內外塑料建材研究技術成熟、市場興旺, 應用領域主要為管線系統、包層異型材、墻板、保溫隔熱防噪和絕緣材料以及軟片部件等。各主要工業國家, 建筑業連續多年保持塑料消費量行業較大的地位, 建筑用塑料的數量僅次于包裝業。我國的塑料建材相對西歐以及日、美等國家與地區的同類產品, 不但有價格上的優勢, 而且質量也不差, 當然就更具競爭力。雖然我國塑料建材出口在整個建材產品出口中所占比例很小, 出口量也不大, 但塑料建材出口從無到有, 呈快速增長趨勢。尤其我國實行大規模開放和高起點引進策略, 使塑料建材行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正日益縮小。
引進國外產品, 學習別國技術, 提高自己水平, 是企業縮小與先進國家差距, 追趕發達國家的途徑。近年來, 隨著我國實行積很的改革政策, 在引進國外先進產品的同時, 先進的技術也不可避免地隨著產品帶了進來。在一線的生產實踐中, 廣大的工程技術人員用自己的勞動, 吸收別國的先進技術, 使我國建材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得以明顯改進。整體浴房就是一例, 1997 年, 一個材質比較好的進口整體浴房售價要1萬- 2萬元, 現在, 同樣質量的產品4000元就能買到, 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我國塑料建材的出口帶來了機會。
塑料材料、塑料復合材料是可回收利用的再生建材, 由于加工工藝簡單, 施工便捷, 應用范圍廣, 目前已經形成規模效應, 發展勢頭強勁。但是, 塑料建材是建材產業鏈中的一環, 更是塑料家族中的一節。發展塑料建材, 不能不兼顧上下游產業鏈的協調發展。業界人士普遍認為, 塑料模具業對塑料工業發展有所影響。
不可或缺的機械模具
我國雖然是塑料加工強國, 但總體備水平低、工藝技術相對落后, 尤其塑料模具和塑機水平與國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國企業的優勢是低成本制造, 這為跨國公司進行配套生產找到了較大的發展空間, 同樣也提高了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據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有關人士介紹, 我國塑料模具在未來幾年里展空間巨大。目前, 我國雖然模具和塑機發展水平同國外的產品有差距, 但成為塑料加工強國這一現實已不遙遠。2003年前9 個月, 我國塑料制品產量達1189 萬噸, 同比增長17.1% 。其中增幅較大的有塑料管棒材、塑料絲及編織品、泡沫塑料、7.5升水桶、塑料薄膜、塑料包裝箱及容器以及塑料板片材等。有識之士認為, 模具行業的發展拉動了塑料機械、塑料制品的產業, 塑料制品的需求推動了模具行業的變革。
我國加入WTO后, 隨著一批批境外企業界的涌入, 作為支撐塑料加工工業的塑料模具、塑料機械行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同樣也面臨國外先進技術和高品質制品的挑戰。據專家介紹, 2003 年塑料模具市場增加13% 左右, 到2005年塑料模具產值將達到460億元。巨大的市場前景, 需要有創新產品。較近, 德國多用途運載車專門制造商, 用塑料面板造就安全駕駛室, 與傳統的全鋼結構相比, 大大減輕了車體重量, 并降低了生產成本。生產一臺汽車, 大約需要兩萬個模具,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塑料模具。
由于模具行業是一個技術、資金、勞動力都相對密集的產業, 我國的平均勞動力成本僅是美國的1/40 ) 1/30。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 我國技術人才的水平也逐步提高, 而工業發達國家塑料模具發展逐漸萎縮的趨勢, 一些國家把本國模具工業向我國轉移。目前, 深圳周邊及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中國塑料模具工業較為發達、科技含量較高的區域。今后幾年, 隨著全球制造業重心加快向我國轉移, 這一地區有可能在10年內發展成為世界模具生產中心。外, 國內浙江東部的余姚、寧海、黃巖溫州等地區的塑料模具工業發展也非常快, 從業人員將達到10萬余人, 模具年產值70億元。
塑料機械技術進步表現為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速度加快, 起點變高。如管材生產線, 中國從引進條鋁塑復合管生產線后, 僅5 年后國內能提供該類產品的廠家很過了50家。塑料機械和模具是塑料制品質量的基礎, 當塑料機械和模具發展以后, 塑料制品質量的保證, 就靠市場管理了, 而建立健全法制法規是較佳解決方案。
型式各異的包裝封裝
建筑用塑料種類繁多, 但就總用量而言仍不及包裝行業。包裝, 是產品的外衣。好的包裝不僅能保正產品質量不受損傷, 而且會提高外在美感和產品檔次。隨著包裝工業的快速發展, 塑料包裝材料及制品產量增長迅速, 迫切需要開發新的塑料助劑。據專家分析, 世界塑料包裝的發展呈零污染發泡塑料、茂金屬塑料、新型聚酯和全降解塑料包裝材料等四大發展趨勢, 助劑環氧模研究成為發展行業重點。前, 意大利AMUT公司研制成功的擠出發泡PP片材, 這種發泡塑料產品密度低, 可節約20%的原材料, 也大大減少了包裝材料的廢棄。美國自然能源研究院推出全降解/塑料0, 可制純凈水桶和袋子。新型聚酯包裝材料, 具有優秀的阻氣性、機械性能、防紫外線性和耐熱性。茂金屬聚合物具有加工性好、高強度、高剛性及透明性好等, 適用于食品包裝、醫藥包裝、收縮薄膜及衛生用品包裝等方面。
我國塑料助劑產量增長較快, 1995年僅為45.03 萬噸, 目前已達110萬噸。盡管產量翻了一番還要多, 但仍然不能滿足國內市場迅速增長的需求。我國現有塑料助劑生產企業100多家, 可生產的塑料助劑包括增塑劑、熱穩定劑、光穩定劑、抗氧劑、抗沖改性劑、發泡劑、潤滑劑、阻燃劑、偶聯劑和抗靜以增塑劑所占比例較大, 其產量約占塑料助劑總產量的60%左右。增塑劑中以鄰苯二甲酸酯類所占比例較大, 其產約占增塑劑總產量的70%左右。熱穩定劑以鉛鹽類所占比例較大, 其產量約占穩定劑總產量的10%左右。阻燃劑以氯系阻燃劑所占比例較大, 其產量約占阻燃劑總產量的80%左右。涌現了一批龍頭生產企業, 2002年塑料助劑產量達1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8 家, 2 萬噸以上的企業有12家, 5 萬噸以上的企業有4家。盡管如此, 據業內人士預測, 2015年我國塑料制品需求量為4200萬噸, 而塑料助劑的缺口依然存在。據預測, 近期內國內市場對塑料助劑的需求量可能以每年15%的速度繼續增長。
封裝, 是微電子包裝所采用的特殊形式, 封裝所采用的材料是環氧模塑料。我國環氧模塑料業起步于20 世紀80 年代中后期, 當時年產量僅幾十噸。隨著大規模和很大規模集成電路、特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 主要用于微電子封裝的我國環氧模塑料業進入了快速增長時期, 目前年產量已突破1 萬噸, 占全球產量的7%左右。產品檔次已從當初僅能封裝二很管、高頻小功率管, 發展到目前能封裝大功率器件、大規模、很大規模集成電路; 封裝形式也從當初僅能封裝DIP, 發展到今天封裝大面積DIP 以及表面封裝用SOP、QFP等; 生產水平從5Lm, 發展到0.6Lm, 研制水平已達0.35lm。
據專業人士介紹, 為適應現代電子封裝的要求, 環氧模塑料向著高純度、高可靠性、高導熱、高耐焊性、高耐濕性、高黏結強度、高玻璃化溫度、低應力、低膨低黏結度、環保型、易加工型等新型材料方向發展。目前, 全球環氧模塑料產銷量約15萬噸左右, 主要集中在美日等發達國家。主流產品為0.35- 0.18lm 用環氧模塑料, 研制水平達0.10lm。我們的差距不言而喻, 有待進一步關注, 發展空間巨大。
淄博思源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