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近期在全市范圍內組織了瓶(桶)裝純凈水的市級監督抽檢,合格率為98.75%。
近幾年來,桶裝水市場亂象連續被曝光,水質安全存在不少隱患。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一些冒牌桶裝水以假亂真,讓市民真假難分,還有些桶裝水貼上QS標識蒙混過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等規定,近日,濰坊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了瓶(桶)裝純凈水的市級監督抽檢。記者了解到,此次抽檢共抽檢出不合格樣品一批次,不合格原因為溴酸鹽過量。
據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介紹,本次抽檢項目包括電導率、亞硝酸鹽、溴酸鹽、游離氯、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等6個指標。共抽檢瓶(桶)裝純凈水80批次,涉及13個縣市區80家企業,共檢出不合格樣品1批次,合格率為98.75%,不合格項目為溴酸鹽。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生產過程中臭氧控制不當,個別企業為保證滅菌效果,調高臭氧濃度或延長臭氧滅菌時間,造成溴酸鹽過量。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會加大對違規水站和水廠的檢查,同時也歡迎市民提供有效線索,對于違規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一經查實將立刻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