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訪調查,在淄博臨淄區的一個村里,經仔細調查這個村里的飲水檢測與7項不合格的。
暗訪的是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黑旺鎮下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這個村較早只有一家鐵礦,能夠在礦上謀上一席之位,是附近多少 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后來村里先后又建了煉鐵廠、鋼廠和焦化廠,不僅解決了附近村民的就業難題,這3家工廠還成了區里的納稅大戶,一度被淄 川區國稅局評為納稅百強。
按照常理這些企業的落戶,對村民來講應該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村民卻反映,這些企業經常非法排污,村民們整天生活在煙霧繚繞之中 ,飲水井被污染,有的村民被迫到十幾里外去拉水。 2010年7月23日,臨淄通往青州的一條山路上,公路兩旁停放著幾十輛大貨車,中間只有一條很 窄的道路可供其它車輛通行。這些車停放的位置正是淄博市正晉特鋼有限公司和山東晨旭機械廠的門口。這些車輛有的是給這兩家工廠送原料的,也有的是前來拉貨的。記者到達現場時,兩家企業正在生產,工廠的上空飄著滾滾濃煙,有的煙霧竟然呈紅色,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怪味,聞久了令人有點 頭暈目眩的感覺。兩家企業之間僅隔著一條小山溝,如果稍不留神,還會讓人產生錯覺,把兩家企業誤認為是一家。
據了解,“正晉”的老板是福建人,這家企業剛建四五年,主要生產線材和圓鋼等建筑用鋼材,生產的主要原料是“鐵水”和廢鋼。這種企業屬于 典型的怪胎,企業生產的產品是地條鋼的升級版。地條鋼被政府列入打擊和關停的對象后,一些商家針對國家產業政策動起了腦筋,他們仍然使用生產 地條鋼的設備,只是在工藝上有所改進。
較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的宏觀調控,對鋼鐵企業的審批立項控制比較嚴格,立項中對生產設備和工藝都有非常具體的要求, 這樣的企業無法通過正常途徑立項,一些地方在為這些企業辦理手續時,一般采用設立鑄造、不銹鋼或軋鋼等虛假項目的手段騙取立項資格。
山東晨旭機械廠是1995年由本村村民興建的一家小型煉鐵廠,當地人稱這家企業為旺達煉鐵廠。這家煉鐵廠有三座高爐,其中二號爐和四號爐正在生產。為了看清企業的生產情況,爬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在山上記者看到,高爐的附近工人們正在忙著干活,一個長方體的“漏斗”不停的在上料架上穿梭。
這家煉鐵廠污染相當嚴重,有的煙霧顏色呈暗黃色,高爐附近有一座環保設備,看上去個頭還挺大,上邊寫著“濟鋼環保”,但是環保設備一直沒有正常運轉,大量濃煙直接排到了空中。用長達十幾分鐘的錄像記錄了這段污染。村民告訴記者,這種現象每天都能看到。
如今的臨淄市區成為了淄博有毒區,不僅飲水行業有影響,就連空氣質量也跟著下降,臨淄市區的許多純凈水站的生意也跟著下降,許多純凈水銷售商拿著純凈水桶到別的地方灌裝然后再拉回臨淄進行銷售。希望這樣的環境能早點的改變,讓村民們能喝上優質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