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有關部門再次修訂5飲用天然礦泉水6國家標準。本報記者時間與國家飲用天然礦泉水專業委員會杜鐘秘書長取得聯系, 他表示, 對原標準內容的修訂工作已經結束, 正在等待專家的論證結果, 上報國家有關部門后, 年底之前新標準有望出臺。值得一提的是, 《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此次修訂全程體現“飲水安全”, 桶裝水的保質期擬由原來的3個月壓縮為1 個月。
礦泉水的營養勿庸置疑
市場上可供選擇的水產品實在是太多, 純凈水、礦泉水、礦化水、山泉水等等。商家在不斷推出新的水產品概念的同時, 也給消費者出了一道選擇的難題; 市場上不同類型的水產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很力宣傳自己產品的優勢, 以至于關于喝哪種水好的問題也一直是業界爭論的焦點。中國醫學促進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李復興教授指出, 目前飲用純凈水是飲用水市場上的主要產品, 90% 以上飲用水生產企業都生產純凈水。純凈水水質清澈、透明、口感好, 但由于純凈水無任何礦物質, 水質偏酸, 所以把純凈水作為生活中惟一的飲用水對人體健康是否有影響, 一直是專家爭論的話題, 而在眾多的水中, 礦泉水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人體健康卻是得到專家們普遍認可的。
據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食品檢驗室主任鐘全斌介紹, 自從1987 年頒布實施5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6以來, 目前全國通過技術鑒定的飲用天然礦泉水已將近4100 處。依托這些礦泉水源, 全國目前已建礦泉水廠家近1000 家, 礦泉水年度產量高達200 多萬噸。我國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規定: 飲用天然礦泉水是從地下深處自然涌出的或經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礦泉水, 含有一定量的礦物鹽、微量元素和二氧化碳氣體, 在通常情況下, 其化學成分、流量、水溫等動態在天然波動范圍內相對穩定。長期飲用礦泉水, 對人體確有較明顯的營養保健作用。
以我國天然礦泉水含量達標較多的偏硅酸、鋰、鍶為例, 這些元素具有與鈣、鎂相似的生物學作用, 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 有利于骨骼鈣化, 預防骨質疏松; 并對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礦泉水中的鋰和溴能調節中樞神經系統活動, 具有安定情緒和鎮靜作用。長期飲用礦泉水還能補充膳食中鈣、鎂、鋅、硒、碘等營養素的不足。此外, 絕大多數礦泉水屬微堿性, 適合于人體內環境的生理特點, 有利于維持正常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 促進新陳代謝, 有助于恢復疲勞。
消費者能否喝到優質礦泉水
雖然礦泉水是有益人體健康的一類水, 然而市場上銷售的桶裝礦泉水能否讓消費者切實從中受益呢? 李復興教授指出, 天然礦泉水的水體來源于大自然降水。經過數十年乃至數百年的地下長距離滲入、循環和運移, 與地層裂隙的巖石硅酸鹽和礦物元素等進行一系列物理、化學作用, 溶濾了大量有用的礦物質與微量元素。一般礦泉水的年齡總有數十年之久。由于礦泉水在地下深循環, 交替遲緩, 有良好的封閉條件, 不受外界污染影響, 保證了水質衛生, 清澈純凈, 而只有真正的優質礦泉水才能使飲用者受益。
李教授表示, 世界上水科學領域普遍認為優質礦泉水應具有低礦化度、低鈉、低溫、水分子團小的特點。而符合這一要求, 必須實現水源的污染程度輕、重金屬含量低及微生物含量低的條件。由于我國礦泉水標準的局限性, 優質礦泉水和普通礦泉水難以界定。目前, 礦泉操作規范進行采集灌裝及二次污染等問題使得市場上桶裝礦泉水在有關部門的抽檢中暴露了一些安全問題。其中, 桶裝礦泉水菌落總數很標嚴重是突出問題。菌落總數屬于微生物指標, 它的高低代表的是水體總體雜菌的污染程度, 與消費者的飲用安全有直接聯系, 消費者長期飲用菌落總數過高的礦泉水易引起腹瀉或其它病變。
標準修訂解決安全問題記者從國家飲用礦泉水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杜鐘處獲悉, 飲用水行業此前先后執行過5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6GB8537- 1987 以及5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6GB8537- 1995。這次修標并沒有什么特別背景, 屬于定期修訂, 由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共同修訂, 從多項指標上提升了礦泉水行業的準入門檻。《0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GB8537- 2004( 征求意見稿) 已經發往業內有關飲用水企業。
業內參與修訂標準的專家向記者透露, 此次主要修訂條款在限量指標方面增加了3 項指標, 并分別要求銻< 0. 005mg/ L; 錳< 0. 5mg/ L; 鎳< 0. 02mg/ L, 這與國際標準要求相同, 目的是防止重金屬污染。同時對3 項有害物質的指標含量做了修改: “鎘”改為< 0. 003mg / L; “砷”改為< 0. 01mg / L; “硼”改為<硼酸鹽( 以B 計)0< 5mg/ L, 其數值同樣是采用國際標準, 旨在提高飲水的安全性。另外, 對易出現的微生物污染問題, 新標準將對其單獨列項, 以便于更為清晰地掌握和控制該項指標。根據本次修訂, 標簽除按GB7718 標示外, 產品名稱應明示“天然礦泉水”字樣, 避免與其它水種混淆。
值得一提的是, 為了保證消費者喝上新鮮礦泉水, 將“桶裝水”保質期或周轉期縮短, 由原來的在開啟封蓋前不少于3 個月改為1 個月。同時專家提醒消費者, 桶裝水在上機后, 每次接水時, 空氣通過飲水機進入純凈水桶內, 礦泉水既可能受到不潔空氣的污染, 也可能受到飲水機內部滋生的細菌的污染, 導致桶裝礦泉水的菌落增多, 一般桶裝礦泉水開封后以7 至10 天用完為宜。
而鐘全斌主任告訴記者, 把未開封時的保質期縮短, 對于飲用安全也是必要的。礦泉水存在藻類污染現象, 藻類污染多發生在大桶水產品中, 一年四季都有發生, 主要集中在春夏兩季。這種藻類在光線照射下進行光合作用, 大量繁殖, 使水變渾變綠, 影響水的質量, 藻類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回收的空桶不潔凈已被藻類污染, 而生產過程中又沒有完全殺滅。如果生產企業管理松懈、設備簡陋、清洗和消毒不過關, 即使水未開封也有污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