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思源塑膠有限公司新聞資訊:
純凈水, 簡稱凈水或純水, 是純潔、干凈, 不含有雜質或細菌的水,是以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水為原水, 通過電滲析器法、離子交換器法、反滲透法、蒸餾法及其他適當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內,且不含任何添加物,無色透明,可直接飲用。純凈水較早在美國是為了研制很純材料,應用反滲透 (RO膜)等現代水處理技術研制的類似蒸餾水的一種脫鹽水。
這種水幾乎不含細菌、病毒、鹽類物質等雜質飲用時口感很好。此后,由于水源污染和自來水二次污染日益嚴重,以及人們飲水保健意識的增強, 純凈水開始以小瓶包裝的形式進入市場; 隨著飲水機的普及應用, 桶裝純凈水作為大眾飲用水進入了千家萬戶。在我國, 相關機構專門為此制定了一系列規定條文, 并于 1998年分別發布了 GB17323- 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標準和 GB17324- 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充分體現了國家對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視和關心。目前, 市場上出售的太空水, 蒸餾水均屬純凈水。
對于飲用純凈水的水質,雖然已頒布有國家標準, 但對其利和弊的看法,這些年來一些營養學家、醫學家、水處理專家、生命學家、社會學家、經濟學家等都一直在進行著研究、論證和爭執。飲用純凈水之爭并非純學術問題之爭,而是關系到數億人的身體健康的頭等大事, 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一、純凈水存在的質量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在食品生產許可證制度實施之前, 純凈水的各類監督抽查結果均不樂觀, 合格率基本上在 60% - 80% 之間徘徊。2004年飲用水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范圍后,純凈水的質量有了較大改觀。國有、合資、獨資的大、中型生產企業產品質量穩定,產品抽樣合格率較高, 而個體、私營的小型企業產品質量較差,產品抽樣合格率較低; 生產領域的產品抽樣合格率明顯高于流通領域;小瓶裝飲用水的抽樣合格率遠遠高于大桶裝飲用水的抽樣合格率, 這說明大桶裝飲用水的生產、運輸、儲存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不合格項目及其產生的原因如下:
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
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是常規安全衛生檢測中, 用來評價被檢樣品的一般衛生質量、污染程度以及安全性的指示菌,樣品中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的多少反應出該產品整個生產、運輸過程的衛生狀況。GB17324- 2003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規定菌落總數 20cfu/m ,l 不得檢出霉菌和酵母。由于純凈水本身不含任何有抑制細菌繁殖的物質,水中的微生物在短時間內會成倍地增長, 達到數以萬計的數量級;由于桶裝水要置于飲水機上方可飲用, 很易造成產品的二次污染。
按照國家標準所檢的菌落總數是指在接近人體體溫( 37)培養后所得的細菌的總量, 雖然其中大部分為非致病性的雜菌,但飲用仍具有一定的風險; 霉菌和酵母雖然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但大量存在于飲用水時, 易引起飲用者腹瀉,特別是一些體質較弱的人群(老年人、兒童等 )的危害較大,另外霉菌生長過程中產生的毒素會引起人體慢性中毒,嚴重者會導致癌癥。造成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不合格的原因有下幾方面:
瓶、純凈水桶及其蓋的消毒不到位造成微生物指標不合格。殺菌設施失控造成微生物指標不合格。瓶(純凈水桶)及其蓋清洗消毒車間、灌裝車間環境衛生不符合要求造成微生物指標不合格。封蓋不嚴造成微生物指標不合格。不符合食品衛生要求的包裝瓶純凈水桶及蓋造成污染。消毒劑選擇、使用不當造成微生物不合格等。
大腸菌群
大腸菌群分布較廣, 在溫血動物糞便和自然界廣泛存在。調查研究表明, 大腸菌群細菌多存在于溫血動物糞便、人類經?;顒拥膱鏊约坝屑S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糞便對外界環境的污染是大腸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大腸菌群的檢出代表著該飲用水受到糞便的污染。GB17324-2003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規定大腸菌群應 3MPN/100ml。大腸菌群很標表明水樣可能存在糞便污染, 潛伏著食品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脅。造成大腸菌群不合格的原因如下:
可能水源周圍存在人畜活動, 而水源防護不到位;由于蓄水池防護不當或未按規定清洗消毒、工人未嚴格執行洗手更衣等生產衛生規范等均可能在生產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企業生產過程中的殺菌消毒不到位。
高錳酸鉀、氯化物、游離氯、臭和味高錳酸鉀消耗量是指 1L水中還原性物質在一定條件下被高錳酸鉀氧化時所消耗的氧毫克數, 它考察的主要是水有機物尤其是氯化物的含量。氯化物和游離氯均是消毒劑的指示指標, 其含量的多少反映水中消毒劑的殘留量。GB17323- 1998瓶裝飲用純凈水中規定,飲用純凈水中高錳酸鉀消耗量(以 O2計)不得很過 1. 0mg/L。如果高錳酸鉀消耗量偏高,有可能水中有微生物很標, 也可能是一些廠家為防止微生物很標而增加消毒劑 ClO2的量, 從而產生一些 新的有機鹵代物, 在這種情況下, 一般游離氯也會很標。
水中的游離氯是用于消毒殺菌的,一般來說水中的游離性余氯在 0. 3毫克 /升~ 0. 5毫克 /升對人體無害, 但如果很標會對人體的角膜、咽喉等部位組織產生不良刺激; 而且游離氯會在水中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 這些都是致癌物, 在體內沉積下來,將會嚴重影響人體健康。造成高錳酸鉀、氯化物、游離氯等項目不合格原因: 企業為防微生物很標任意加大消毒劑濃度或使用量 企業使用消毒劑消毒后清洗不徹底,致使消毒劑殘留于水中。
電導率
電導率是指水中含有的溶解性固體的多少, 水中溶解性固體含量大,則水中離子濃度高, 電導率高。電導率是反映瓶裝飲用純凈水純度的重要指標,水的電導率越低水質越純凈。目前國家標準規定飲用純凈水的純度為電導率不大于10s/cm。造成電導率不合格的原因:
在純凈水生產過程中,過濾, 很濾或者反滲透裝置長時間未清洗。生產廠家為加快生產進度,降低生產成本未合理運用相關設備。純凈水桶清洗不徹底,導致二次污染。
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與人體血液作用, 形成高鐵血紅蛋白, 從而使血液失去攜氧功能,使人缺氧中毒, 輕者頭昏、心悸、嘔吐、口唇青紫, 重者神志不清、抽搐、呼吸急促,搶救不及時可危及生命。不僅如此,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外與仲胺類作用形成亞硝胺類,它在人體內達到一定劑量時是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物質,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對NO2含量的監測十分必要。水體受到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含氮有機物污染后,有機物受微生物作用而分解, 在水體中產生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等無機氮化合物,這三氮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因此水中的亞硝酸鹽氮可以來源于氨氮的氧化,亦可以來源于硝酸鹽氮的還原。
還有水源受含氮有機物污染后,經常規凈化工藝生產的自來水有可能產生亞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是由氨氮氧化產生的。我國水中亞硝酸鹽的限量指標是0.002mg/L,不合格原因:
水源受到含氮有機物的污染。生產過程中水體凈化不徹底基于監督抽查發現的問題,企業應注意以下幾點質量改進措施及建議:在生產中嚴格控制臭氧的濃度;回收純凈水桶的清洗消毒一定要到位;要做好灌裝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保證灌裝設備運行良好, 保證灌裝車間的空氣潔凈度工人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生產; 應使用瓶蓋密封圈, 避免桶裝水在運輸過程中滲漏, 空氣進入造成二次污染;應嚴格控制消毒劑的使用量,管道及瓶桶消毒后一定要用凈水清洗干凈, 避免消毒劑殘留。
加強水源的防護,定期對蓄水池清洗消毒,并定期對源水進行監測。鑒于以上原因, 消費者在選購和消費時, 首先, 看標簽、選品牌。購買飲用水時, 消費者較直接的參考就是產品標簽,按照國家有關標準規定, 標簽必須標注產品名、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等, 礦泉水還要標明主要成分指標、水源地、國家或省級的鑒定。其次, 看包裝, 忌貪便宜。小7.5升水桶裝水一般瓶壁厚薄適中,有彈性,明度好且有光澤,瓶蓋上生產日期清晰完整;劣質品瓶壁薄、脆且彈性差,色澤深, 手感粗糙,瓶蓋不易一次性開啟, 嚴重時有漏氣、漏水現象。
較后, 還要考慮用水量, 選擇小包裝。飲用水是有保質期的,特別是開啟后保質期更短, 一般要求在3日5日內用完?,F在市面上供家庭飲用的水大多為 5加侖 ( 18. 9升)裝, 對于普通的三口之家來說,很難在保質期內用完。因此,應盡可能選購小包裝, 否則, 建議煮沸后飲用, 或用于煮飯、沖茶。
對純凈水國家標準的建議
理想概念的健康安全飲用水,應該是:不含任何對人體有毒、有害及有異味的物質(尤其重視有機污染物 )。 水的硬度適度, 50 200mg/l(以碳酸鈣計)為宜。 人體所需有礦物質含量及比例適中(主要考慮人群普遍缺乏的常量元素)pH值要呈微堿性 (7.08.0)。水中溶解氧及二氧碳含量適度(水中深解氧 6mg/l)。水分子團小 (H z數值表示)。水的營養生理功能 (如水的溶解力、滲透力、擴散力、乳化力、洗凈力等)要強。
國家1998年4月21日發布了7.5升水桶裝飲用純凈水國家標準。此標準的發布對于推動、規范正在興起的瓶裝純凈飲用水行業的有序發展起到很大推動和保障作用。但是標準也具有其動態性和時效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意識的提高及科學分析手段的完善, 標準一般 3- 5年要進行補充和修訂。目前純凈水國標中尚存在許多不足, 存在不完善之處:
1、某些指標應和目前國際飲用水標準接軌。首先要把名詞術語和國外飲水水質標準接軌。例如, 在所有的國外水質標準中均沒有出現電導率一詞,而是采用硬度CaCO3)及溶解性總固體表示水中礦物質含量。而電導率是工業生產用水所采用的概念。
2、標準制定要有科學依據。水中PH值對人體健康是重要指標。人體血液PH值范 圍為 7.3-7.45,純凈水 PH值為5-7,下限值甚至低于酸雨污染的指標(5.6)。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指定如此低的標準,這樣低酸值水作為人體的飲用水缺乏科學的根據作為指導。
3、該嚴則嚴,不嚴則寬
與國外飲用水質標準相比, 純凈水國標中存在該嚴不嚴,該寬不寬的現象。例如, 純凈水中菌落總數每毫升小于等于 20, 比世界其他國家飲用水標準都嚴,國外許多國家取消該此項標準。在國外有害微生物指標嚴了又嚴, 純凈水標準中大腸糞菌每100毫升小于等于 3, 國外標準及我國新修訂的生活飲用水標準中則規定不得檢出。另外, 國標中對余游離氯(以 CL-計ml/L)定為 0. 005,很過分析儀器精密度,精度定這么嚴格,是否科學、實用。
4、純凈水相互矛盾的地方應加以修改
例如氯化物可以等于6,電導率必然很過10S/cm,而標準要求電導率為10,企業不知道以哪種項目為準。產品的標準是較高一級的標準,它是對產品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合法性給予的法規性肯定和規范, 也是對生產企業和用戶消費者的一種權威性正確引導。目前純凈水標準中某些指標存在不科學、不安全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對于瓶裝純凈水國標按一定程序進行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