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就市民關注的飲水安全問題,走訪了淄博幾家桶裝水廠家,對桶裝水生產企業進行衛生監督并對其成品桶裝水進行衛生質量檢驗, 結果報告如下:
內容與方法
1、現場衛生學調查:包括生產企業的衛生狀況、衛生設施、工藝流程、設備及布局、從業人員基本情況等。
2、樣品采集:在每個生產企業的成品車間隨機采樣1桶桶裝水( 5 加侖) , 送化驗室進行水質檢驗。其中, 純凈水56 份, 礦泉水17 份。
3、檢測項目和方法:純凈水樣品的檢驗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電導率、亞硝酸鹽氮等13 項指標, 按瓶裝飲用純凈水衛生標準( GB17324- 1998) 進行檢驗。礦泉水樣品的檢驗項目為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鍶、鋰、偏硅酸等29 項, 按飲用天然礦泉水標準檢驗方法( GB8538- 1995) 進行檢驗。
結果
1、 基本情況: 所調查的73 家桶裝水生產企業均已辦理衛生許可證, 從業人員225 人, 持健康證上崗198 人。在崗人員衛生意識淡薄, 不重視人為因素在生產過程中對水質衛生的影響。
2、廠房設計布局: 絕大多數生產企業的廠房不同程度的存在衛生問題, 尤為突出的是廠房狹小, 空桶預處理、水質處理、灌裝等工序共用一個車間的情況較為普遍, 只有7 家企業廠房能達到飲用天然礦泉水廠衛生規范( GB16330- 1996) 的要求( 純凈水生產企業亦參照此標準) 。
3、 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 73 家生產企業的生產設備投資數額相差懸殊, 從幾萬元到上百萬元, 多數生產企業設備先進, 性能穩定, 自動化程度高, 生產工藝流程合理。但生產企業自檢能力差, 只有29 家設有化驗室( 39173%) , 有的化驗室由于人員變動等已不開展工作, 達不到國家標準規定的生產企業必須具備自檢能力的要求, 更達不到每批產品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的要求。
4、 空桶處理及灌裝: 由于廠房和工藝技術等方面的限制, 只有21家企業的灌裝工序在密閉操作間進行。自動化灌裝的有39 家, 34 家手工灌裝。不重視空純凈水桶消毒處理, 個別企業空桶回收后不進行消毒, 直接進行灌裝, 有的企業在崗人員不熟悉消毒液的配比濃度和消毒時間, 使消毒工序達不到消毒效果, 反而增加了污染機會。
5、檢驗結果: 在56 份大桶純凈水樣品中, 菌落總數不合格的21份, 其中4 份檢出大腸菌群; 理化指標中電導率不合格的18份, 亞硝酸鹽氮不合格的5 份, 僅有35 份樣品13 個指標全部符合衛生標準, 合格率為62150% 。17份礦泉水樣品中, 11 份菌落總數不符合衛生標準, 3 份樣品檢出大腸菌群, 17 份礦泉水的理化指標均符合衛生標準。73 份( 純凈水56份, 礦泉水17份) 樣品中微生物指標合格的34份, 合格率為46158%, 礦泉水的合格率低于純凈水, 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V 2= 3192, P< 0105) 。
討論
1、桶裝水生產企業應根據水質特征設計工藝流程和選用設備, 二者對衛生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水流滅菌處理和相應的配套設備選用合理, 對保證產品的衛生質量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要加強企業衛生工程的監督審查工作, 廠房設計要符合無菌生產的要求。
2、采用全封閉式灌裝封口的企業, 要加強空氣凈化, 達到無菌操作要求。潔凈更衣室要與灌裝封口車間相連接, 進入無菌操作工作間必須強制性地通過浸腳消毒池。用全自動灌裝取代現有的手工灌裝, 減少二次污染機會。
3、空純凈水桶回收后要徹底消毒, 防止二次污染。一是要清洗徹底; 二是選用高效安全的消毒劑, 掌握消毒劑的配比濃度和消毒時間; 三是保證空桶與消毒劑的接觸時間, 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
4、加強在崗人員的培訓, 提高其衛生知識水平。強調個人衛生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 保持雙手清潔和穿戴隔離服具, 對防止微生物經手、塵埃、飛沫污染水質有重要意義。在崗人員每年進行1 次健康體檢, 對不符合衛生要求者, 立即調離該崗位。
5、加強生產企業化驗室的建設與管理, 對確實無自檢能力的企業, 可委托檢驗, 確保不合格產品不出廠。
6、 調查結果顯示, 礦泉水合格率低于純凈水, 更應重視礦泉水從生產、運輸、銷售的各個環節, 使其符合衛生要求。
7、在今后的工作中, 應加大監督力度, 提高人員素質, 加強在崗人員的衛生知識培訓, 改進不合理的工藝流程和操作方式, 加強從空桶處理到成品桶裝水包裝整個過程的消毒工作, 從而保證桶裝水的安全衛生。
淄博思源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報道,更多資訊動態請登錄:http://www.zynpx.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