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18.9升桶裝飲用水平均價格在每桶10至14元,有些桶裝水每桶卻僅售四五元。記者近日在市場發現,一些無證配送站制售廉價桶裝水問題嚴重,特別是一些屋內供水站和路邊投幣自動售水機現制現售灌裝假水情況屢禁不絕。針對夏季飲用水需求大增,有關專家呼吁,應盡快出
臺配送水站管理規范,對水站配送桶裝水進行統一規范。
假冒桶裝水泛濫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用放心水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迫切要求。無論單位還是家庭,桶裝水已經成為大部分人日常飲用水的來源。但是,據國家質檢總局近期公布的桶裝飲用水抽查結果顯示,桶裝飲用水合格率只有 65.2%,其中小型企業的產品質量差是制約大桶裝水質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不僅如此,目前市場上假冒品牌桶裝水泛濫。據業內人士介紹,其制作主要是分成兩種,一種是直接將自來水灌裝到品牌桶里售出,不進行嚴格的過濾、消毒等;此外,也有一些小的水廠,他們的名氣不夠大,因此就購買一些大品牌的真的 QS 認證、標簽、真桶等,然后直接將自己生產的水擱進真的大品牌包裝里面賣,讓人難以分辨。
某桶裝水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出現假水,大部分還是由于銷售渠道上出了問題。一般來說,水站直接作假的,還是相對比較少,因為水站所銷售的水數量有限,而桶蓋、桶貼這些,一般都是以幾十萬為基數,才可以訂購到。市場上大部分的假水,還是來源于批發站。
據業內人士透露,一般總代理自己的連鎖店不太可能經營假水,因為一旦被發現,將被取消代理權,損失太大。假水主要來自那些二批商,也就是多如牛毛的小門店。許多小水店都沒有工商執照、衛生執照和營業執照,就算有消費者要看,他也是借別人的來臨時充數。小水店對水的造假行為主要有兩種行為,一種是對價格較低的客戶全部送假水,一種是對價格較高的客戶真假混合地送。而在門店里,一定擺放些真水來掩人耳目。而門店后面的洗手間里,就是造假的小作坊。
據記者了解,二批商不像總代理商,總代理商客戶群體數量多,也有許多團購客戶,在規模效應下,運營成本也降低,還可以做許多的增值服務,如其他配送業務、廣告推廣等。而且總代理如果完成了廠家合同上要求的銷量,還可以獲得年終返點,所以總代理在價格上有下降的空間,而小門店就沒有降價的能力和可能性。
桶裝水價格混亂
目前北京市場上的桶裝水品牌很過100種,消費者挑選的余地相對較大。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桶裝水市場的價格較為混亂,有的價格可高于 20 元,而有的只有 4 至 5 元不到。同一桶水的價格,在不同的水站,價格也可以差到好幾元錢。
記者在北京海淀一個小區的送水點發現,各種品牌的桶裝水應有盡有,電話業務繁忙,水價從5元到14元不等,消費者一個電話就可送貨上門。記者在這家店里并沒有看到經營許可證件。
記者了解到,飲用水配送站每送一桶飲用水,平均贏利2至3元。這些售價僅5元的桶裝水盈利從何而來?據業內人士透露,直接用自來水灌裝幾乎沒有什么成本。而正規飲用水生產工藝有10多道工序,北京制作桶裝水的原始水的價格為40元/噸,光是每桶水所消耗的原始水,所需要的成本就在 2.4 元左右,其他還有純凈水桶的價格、運作管理成本、機體折舊、廣告成本等。盡管包裝桶可以重復利用,但是一個桶的平均壽命為 40 次,水桶的價格從 10 元到 40 元不等,裝上的成本就有好幾毛錢。業內人士表示,“桶裝水低于10元一桶,都是不正常的。”
然而,對于那些質量特別差的用自來水灌裝的假水來說,除了買一些假桶或者仿造的假標識,幾乎沒有成本,一些奸商甚至不納稅,也從來不清洗裝水的水桶,也不需要去進行檢驗等,沒有管理和其他成本,卻仍然把假水賣出真水價,賣一桶的利潤就有十多元之多。
規范市場勢在必行
據專家介紹,飲用假冒水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沒有經過消毒處理的假冒水可能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假水中常含的一些雜質,如水生物體(如藻類)及細菌、微生物、工業及生活廢物等,其中部分為致癌物質。有的沒有經過過濾的水裝罐而成的假冒純凈水對人體的危害更大。有的假冒水雖然暫時喝了身體看不出來異樣,但是長期飲用可能會導致人體的不適。
此外,假水還導致了行業的惡性競爭。假冒水的泛濫,涉及到行業、企業和消費者三方的利益。盡管工商部門反復查抄造假黑點,但是在暴利的驅動下,造假仍然非常猖獗。
有專業人士表示,對假水的查處一般需要正牌廠家的配合,但在市場沒有遭受到假冒水太大沖擊或者不想大規模打擊造假影響到市場的情況下,生產廠家對待打假不是很積很。
因此,政府執法和立法部門應該加大對仿冒造假等不法手段的查處力度,有效從政策層面去遏制。近日,上海市飲料行業協會已制訂了《上海配送水站管理規范》,將對水站配送桶裝水進行統一規范。